◆江蘇省海安縣環保局局長 丁國祥
7月18日,江蘇省南通市上半年項目建設成績單公布,海安縣獲得全市九縣(市)上半年項目建設綜合考評第一名。全縣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類項目99個,其中10億元以上重特大產業項目15個,產業項目竣工率50.8%,項目轉化率23.9%,全面超額完成目標。
海安縣地處蘇北貧困地區,近年來如何做到源源不斷吸引大項目落戶,推動全縣經濟迅速發展?這得益于海安縣舉全縣之力加強生態環境建設,以優美生態環境推動經濟發展。
生態優則人才聚,人才聚則產業興。一個地區只有經營好生態環境,才可能在更大的范圍內配置資源,吸引更多的人流、物流、資金流。
海安縣十分重視建設優美的生態環境,2010年在蘇中蘇北地區率先建成國家生態縣。之后,又自覺抬高創建門檻,向建設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沖刺。海安縣是全國養殖大縣,盡管處于蘇北貧困地區,幾年前還是從有限的財政收入中擠出逾7000萬元,在全縣養殖集中區新建五大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置中心,選擇高濃度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工藝,對非規模化養殖場的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干濕分離,確保達標排放。
此外,從2014年起,海安縣探索以村建立畜禽養殖廢棄物收運服務體系,采取由政府主導、市場運作、行政化管理的方式,收運服務組織負責對農戶畜禽養殖廢棄物收運,及時與種植戶聯系,將養殖戶產生的畜禽養殖廢棄物用于直接肥田、沼氣發電,實現資源化利用。剩余部分運至中心處置,徹底解決畜禽養殖廢棄物直排河道污染水環境的問題。
為改善水環境,海安縣環保部門不僅嚴控畜禽養殖廢棄物向河道直排,還在縣委、縣政府的領導下,由環保、水利、農委、發改等部門牽頭管好岸上逾2000家工廠企業排污等。海安縣在全縣實行河長制,縣長、村長出任河長,全縣配備500余名河長,對全縣1796條主要河道進行治理,實施長效管理。
從2011年起,海安縣不再新上化工項目,已有的集中到縣化工園區,投入大量資金,實施雨污分流,治理大氣、水污染。2016年,海安縣邀請省相關部門專家統一設計治污方案,企業出資進行高標準污染治理。此外,海安縣委、縣政府重點推動綠色項目落戶,新建項目將環保前置,耗能多、污染重的項目實施“一票否決”。
在生態環境建設中,海安縣以制度建設推動生態建設。全縣建立健全了減排工程推進機制、投入保障機制、督查考核機制,全面推進熱電企業脫硫脫硝,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,3年來,全縣超額完成市減排指標。
近年來,海安縣堅持生態優先原則,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重要位置,聚焦突出環境問題,強化源頭治理、精準治污和機制創新,建設天藍、地綠、水清的新海安。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,近年來,海安縣成功引進外商創業興業項目,建成中意生態園、長安生態園,建成國家級經濟開發區、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區,經濟增速為南通市九縣(市)之首。
2016年,在全市項目建設考核中,海安縣4個季度考核均為第一。近五年來,海安縣項目建設考核穩居全南通市九縣(市)第一,累計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458個、竣工257個,設備投入168.5億元,入選省級重大項目9個。今年,海安縣依托優美的生態環境,強化智慧招商、完善推進機制、提升服務水平,全力構建“億元項目為基礎、10億元項目為核心、50億元項目求突破”的項目建設新格局。